close

克勞德•莫内(巴黎,1840年-吉維爾尼,1926年)
《蒙特戈依街道,巴黎,1878年6月30日節日》,1878年
油畫 81×50.5 cm 左下角的作者簽名:克勞德•莫内
1982年收藏於巴黎奧塞博物
  畫展遭受財務虧損之後,1875年3月24日在杜朗-盧埃爾畫廊舉辦的73幅油畫(其中20幅莫内的作品)拍賣會又遭到重挫,莫内的生活因此陷入困境。但這並沒有影響他繼續參展的熱情:他的18幅作品參加了1876年4月的第二次畫展,他的30幅作品又參加了1877年4月的第三次畫展。在介紹這些畫展的說明書上,人們可以看到向他提供幫助的收藏家的名字:畫家局斯塔夫?卡耶博特、歌劇演員讓-巴提斯特?富爾和商人艾内斯特?霍舍戴等。報刊上發表了40多篇有關第三次畫展的文章。在這些文章裡,過激的語言沒有了,正如一篇未署真名的文章所說的那樣:“最初幾年的熱情讓位於一般的好奇,沒有蔑視和不屑一顧,只有強烈的興趣,人們保持冷靜、審慎、理智、不受干擾和獨立思考的態度。”莫内和他的同行雖然不再受到評論界的猛烈抨擊,但他們畫作的銷售情況仍未見起色,尚不足以使他們擺脫經濟困境。1878年1月,莫内被迫離開阿爾讓特依,重新回到巴黎。他的妻子卡米耶於3月17日生下他們的第二個兒子蜜雪兒。分娩後,她一直沒有能從疲勞和憂慮中徹底恢復過來。莫内後來在給朋友們的信中常常談起他對妻子健康狀況的擔憂。

  幾月以後,為了減少開支,為了讓妻子有一個較好的休息地方,同時也為了尋找新的創作題材,莫内決定搬到首都以北靠近蓬圖瓦茲的維特依村去居住。1878年5月,世界博覽會在巴黎開幕。同年6月30日,全城到處張燈結綵,舉行各種慶祝活動。莫内在離開巴黎前,還有時間來欣賞這座美麗的城市。在博覽會臨時搭建的展館中,各種新產品令人目不暇接,各參展國都想借此機會來顯示其經濟和藝術方面的成就。也許是為了表達對共和國的敬意或者僅僅是出於藝術衝動,莫内創作了兩幅畫,以此紀念這一盛事:其中一幅就是這次展出的《蒙特戈依街道》,另一幅則是保存在盧昂藝術博物館的《聖德尼大街》。畫中熙熙攘攘的熱鬧場景使人不禁想起他早在1873年創作的《卡蒲賽納林蔭大道》。該畫曾在首屆印象派畫展上展出過,它應該就是現在由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館收藏的那一幅。《蒙特戈依街道》這幅畫中,在燦爛陽光下高高飄揚的紅藍白三色旗使圖中的基礎對角線顯得不那麼死板。筆觸顫動的感覺在這裡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主題在絢麗的色彩後面幾乎同時分解和重新組合。

  莫内潛心創作的時候,評論家戴奧多爾?杜雷出版了他的第一本關於莫内的書:《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内》。他把莫内看成是所謂的“新繪畫”的領軍人物。“新繪畫”是路易?愛德蒙?杜蘭迪於1876年出版的刊物的名稱。杜雷在書中給莫内的“新繪畫”運動下了個合乎規定的定義,後面他完全可以再對我們這幅畫也作個評價。他是這樣寫的:“克勞德•莫内成功地把稍縱即逝的印象固定在畫布上,而在他之前的畫家們不是忽視這種瞬間即逝的印象,就是認為根本無法用筆墨來表現。海水和河水的千姿百態,雲層中光線的千變萬化,花朵鮮豔奪目的色彩,熾烈陽光下樹葉五彩繽紛的折射——這一切都被他抓住,並真實地表現出來。莫内在畫風景時,不但畫其靜止和常態的一面,而且也畫它在光線作用下所顯露的轉瞬即逝的一面,從而給人以強烈的和震撼心靈的視覺感受。”

轉載自http://arts.tom.com/1029/2004/10/14-37807.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ristie04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